紫砂壶与中国的茶密切相关,茶是中国人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
中国茶的种类极其丰富,按颜色分大体上可以分为绿茶、红茶、乌龙茶(青茶)、白茶、黄茶、黑茶六类。在宋元以前,人们的饮茶方式和今天有很大区别,现在我们常用的“泡饮法”是宋元时期兴起的,从明代以后才普及开来,沿袭至今。在宋代以前,壶是用来烧水和作为酒具使用的,“泡饮法”出现以后,茶壶的概念才相伴而生。“泡饮法”的出现,为制壶业的迅速发展提供了条件。而最受人们青睐的紫砂壶的出现和发展,则更可以说完全是得益于中国人饮茶形式的改变。
图片
中国的茶具有很多种,对于泡茶饮茶来说,各有各的特色,茶具的选择,除了个人喜好之外,更应该考虑到所泡之茶和所用之茶具的合理、科学的搭配。
紫砂茶具,尤其是紫砂茶壶自问世以来,便受到了世人的追捧,被认为是最理想的茶具。但是一把壶实用性再好,如果使用不当,也无法泡出真正的好茶,而要想泡出好茶,需要先了解茶的茶性,只有根据茶性来这适宜的茶壶,才能使茶壶和茶叶发挥最大的价值,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最佳效果。通常来说,只有发酵或者半发酵的茶叶品种才适合用茶壶来冲泡,比如各种黑茶、红茶等,而像绿茶、白茶、黄茶、花茶等茶尖细嫩的茶,用茶壶闷泡反而会导致茶叶烂熟,失去原有的真香。所以,紫砂壶尽管是茶具中的珍品,但绝不是万能的,用紫砂壶泡茶一定要选用适合的茶叶品种。
紫砂泥料种类不同,烧制出来的紫砂壶自然也不同,而也正是因为紫砂壶在品质上的差异,使之泡出的茶味也不尽相同。紫砂泥料的成分决定了紫砂壶的壶质,一般来讲,泥质较重的紫砂壶壶质细密,而富含砂质的泥料制成的壶则密度较低。密度高的壶,泡出的茶香味比较清扬,适用于冲泡红茶和普洱茶中的生饼等;密度低的壶,泡出的茶香味比较低沉,适宜冲泡工夫茶和绝大多数黑茶,比如普洱茶中的熟饼。
紫砂壶的特点决定了它更适合冲泡工夫茶、黑茶、红茶类的茶叶。不过,具体到某一种茶叶又对茶壶的形制各有不同的要求。冲泡乌龙茶通常需要较高的水温,一般用100°C的开水为宜,因此最好选用形制较小的紫砂壶来冲泡,高身筒的紫砂壶一定不能使用,这会将茶叶泡得烂熟,从而失去茶的真香。黑茶醇厚,尤其普洱茶中的熟饼更具有这样的特质,故不宜冲泡过浓,因此适宜选用高身的紫砂茶壶。红茶对于茶壶的形制没有什么特别要求,基本各类茶壶都可以用,只要注意容量就可以了。有些人喝绿茶和花茶时也用壶泡,其实最好不要这么做,但习惯使然,因人而异,也不能一概而论。如果使用者习惯使用紫砂壶冲泡绿茶、花茶或者其他质嫩的茶种,那要注意,细嫩的高档绿茶不能使用紫砂壶冲泡,不然会造成浪费。壶泡时应掌握适宜的泡茶水温,一般应控制在80°C左右为宜,尽量采用形制较大的壶。
紫砂壶的材质对泡茶的影响,还有一点却常常被人们忽略,那就是紫砂壶的外形。不同的壶型也会对泡茶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壶口宽敞的茶壶,容易散热,适于冲泡那些品质较嫩的茶种,诸如水仙、佛手、白毫乌龙,以及质量普通的绿茶、花茶等而那些壶口相对小一些的紫砂壶最好用来冲泡需要高温冲泡的茶种:比如常见的乌龙茶、红茶和黑茶。用紫砂壶泡茶后,壶身内外免不了会形成茶垢,尤其是花货类的茶壶,由于表面花活多,易积存茶垢,时间长了,壶面会变得污秽,不再光亮,影响美观。因此,要常清洗紫砂壶,保持清洁,这样养出来的壶会有金石般的光泽,令人爱不释手。
大体总结:
①绿茶:选壶身矮,壶口较大壶型,如仿古、汉瓦、虚扁等,
段泥壶最佳
②白茶:选中品大肚紫砂壶,如线圆、笑樱、水平等
段泥壶 最佳
③乌龙茶:选矮身桶圆壶,小品尤佳,如西施、思亭、文旦等,
朱泥和红泥 最佳
④红茶:选容量大、身桶高的壶,如秦权、汉铎、德钟等,
紫泥壶 最佳
⑤黄茶:选底座大、壶口大的壶,如思亭、文旦等,
朱泥、红泥壶 最佳
⑥黑茶:选壶腹尽量大的壶型,如掇只、潘壶、仿古等
紫泥壶最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满瑞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